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10:40
中物联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

7月8-10日,第八届物流包装技术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承办。此次大会以“数循共生 包链新态”为主题,聚焦行业热点,围绕物流包装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是推动物流包装数字化、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共享化和标准化发展的专业盛会。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有关领导,科研院校资深专家,国内物流包装研发设计、生产、服务、应用等200余家企业300余名代表到场参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孙雷,苏州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祁絮杨,苏州市仓储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翁印龙、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会长钱祁锡等领导出席了本届大会并致辞。来自中国邮政、京东、顺丰、圆通、德邦、宝洁、伊利、乐高、小米、得力、麦德龙、美团、华润饮料、森马服饰、珀莱雅、新秀丽、施耐德、奇瑞、大陆投资、东风物流、长安汽车等各供应链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汽车物流和各领域关注物流包装的企业、行业协会的多位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本届大会。
开幕式
领导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增荣
马增荣表示,物流包装作为连接生产、流通、消费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损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支撑。物流包装行业在绿色包装实践、智能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及协同生态构建上有明显成绩,同时也亟需破解新的行业难题。面对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和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聚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二是着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融通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三是加快推动物流包装标准化进程,筑牢规范高效发展根基;四是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全力加速物流包装绿色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
孙雷
孙雷表示,物流包装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优化、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的减少,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本次大会汇聚了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实践者,深入探讨行业前沿趋势,核心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方向。在这里搭建合作桥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在这里凝聚行业共识共同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物流包装产业向更绿色、更高效、高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贡献力量。

苏州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祁絮杨
祁絮杨表示,苏州作为长三角制造业和物流枢纽,为物流包装技术提供了全场景创新空间。当地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推动着包装技术从精密电子到重型设备的广泛应用。面对包装技术的发展痛点,建议通过建立技术实验室开发生物基材料、组建产业联盟制定标准、搭建产学研平台加速专利转化,以协同创新推动物流包装向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赋能产业链整体升级。

苏州市仓储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翁印龙
翁印龙表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物流包装技术正迎来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苏州凭借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优势,在智能包装设备研发、绿色材料应用等领域成果显著。第八届物流包装技术发展大会为行业搭建了产学研交流平台,苏州市仓储行业协会将发挥桥梁作用,为企业提供项目对接、技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携手各界共同探索物流包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力中国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会长
钱祁锡
钱祁锡表示,上海作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者,将物流包装转型纳入“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电商包装零二次包装和回收设施全覆盖。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全链条绿色发展体系,形成“数寻共生”循环经济模式。面向“十五五”,上海将把握政策、技术、市场三大机遇,推动建立包装全生命周期体系,助力中国标准走向国际,在绿色化、数字化、全球化浪潮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
左新宇

关税战背景下的未来物流包装创新
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军
王军在演讲中从包装基本功能单元创新和演变入手,提出包装创新定位理论,介绍第一性思维下的包装创新方法与策略。

邮政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与物流 降本增效“双赢”实践
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绿色包装创新实验室技术主管 顾晓杰
顾晓杰在分享中讲到,物流包装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流通端的关键环节,既是产品制造价值链的终点,又是物流价值链的起点,其标准化、减量化、循环化水平直接影响全链条效率与成本。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国家陆续出台《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快递暂行条例》等多项政策文件,驱动邮政快递企业包装绿色转型升级。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始终积极践行央企担当,以技术创新推动包装优化,形成多项典型实践,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循环包装产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跃升的机遇与路径
箱箱共用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廖清新
廖清新的演讲依托20年的产业实战沉淀,从新型工业化转型带来的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出发,阐述包装循环服务的“三好模型”,并围绕“资本力、产品力、服务力、数字力”四大维度,深入拆解如何通过战略升级构建新型核心竞争力,突围内卷,从制造走向服务,一起向生产性服务业迈进!

从减量设计到循环经济的智能跃迁
京东物流电商包装负责人 郭润
郭润讲到,电商快递包装废弃物激增,环境压力加剧,政策监管趋严,企业面临减量化和循环化转型需求。京东物流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减量化设计,循环模式推进,以及智能包装领域不断探索;精准化、实时化、可视化管控流转环节,构建环境友好的供应链生态。

埃克森美孚丙烯基方案:循环物流包装新可能
埃克森美孚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聚丙烯及弹性体应用开发高级工程师 周天韡
周天韡在演讲中表示,针对循环物流包装需求增长,基于埃克森美孚聚丙烯和威达美高性能聚合物的优化配方,可显著提升制品常温及低温抗冲击韧性,刚性及弯曲模量,应用于新型循环工业包装,能有效确保包装在多次循环使用中,抵御外力冲击、堆垛装卸及运输碰撞挤压,降低工业包装系统维护和运营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助力物流可持续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朱应

互动环节由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张晓东主持,邀请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数字供应链业务与可持续发展总经理周锋、京东物流电商包装负责人郭润、宝洁公司供应链包装创新总监杨万敏、中集运载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经理王磊、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聚丙烯及弹性体包装和回收市场总监曹牧昕五位嘉宾,以“数智化供应链协同——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加速可持续包装发展?”为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张晓东

物流集装化体系建设
青岛军盛名世物流包装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董梦颖
董梦颖的演讲紧紧围绕交通强国、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她表示,以物流降本增效为核心,通过打造绿色智能物流集装化体系,对于解决物流包装与物流载具标准化程度低,各类物资包装规格杂乱、材质低劣、一次性包装泛滥等导致的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换装难、成本高、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的突出问题有重要意义,是弥补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突出短板的重要抓手。

全国循环包装共享池
中包物联网科技CEO 邢胜男
邢胜男在演讲中倡议共建“全国智能循环包装共享池”。通过统一循环托盘标准,循环围板箱标准,循环料盒标准,加载智能芯片,解决资产丢失,资产调度,以及资产在不同循环包装产权主体间,终端用户之间的资产交换,资产确权,资产结算问题。最终实现全社会通用循环包装的共享交换,实现基于智能循环包装的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达到显著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中包物联网面向行业开放合作,在循环包装生产环节免费预装循环包装智能电子标签,邀请更多企业加入共享生态,共建绿色供应链生态。

物流包装全纸化转型
东莞市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云涛
李云涛在分享中提到,在全球“双碳”目标与限塑政策驱动下,包装行业减塑降碳迫在眉睫。传统纸基包装存防护短板,难以替代塑料。薪源环保全纸蜂窝方案成功突破了纸基包装在防护性能上的技术瓶颈。这一创新不仅加快了包装行业减塑趋势,更为企业提供了符合ESG标准的包装选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朱应

即展可重复使用展示箱助力零售陈列可持续
宝洁公司供应链包装创新总监 杨万敏
杨万敏在分享中讲到,为促进商超店内销售体验和运作效率,店内陈列展示箱PDQ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市场上的PDQ几乎均为一次性包装,成本较高,质量参差不齐,且造成大量浪费,宝洁创新性的研发了即展®可重复使用PDQ,由塑料主体搭配可灵活变化的纸质插卡组成,具备优质陈列、即刻展示、少浪费更环保等特点。截至2025年6月,宝洁已与多家头部零售商合作,在超过900家门店上线了即展®可重复使用展示箱,提升了门店陈列效果和销售业绩,并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创新助力自有品牌可持续发展
麦德龙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包装研发经理 张涛
张涛在演讲中表示,麦德龙通过自有品牌包装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品牌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绿色包装实践,根据4R和黄金设计原则不断优化包装设计以减少环境污染,并积极参与绿色包装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也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自有品牌科技创新,推动包装可持续发展,带动零售行业包装绿色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零售行业包装生态链。

顺丰包装循环化、自动化的实践与思考
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包装研发与推广高级工程师 刘镇国
刘镇国表示,随着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和供应链复杂性的提升,物流行业面临效率、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挑战,包装循环化、自动化成为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他在演讲中从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挑战与未来趋势等方面系统分析物流包装循环化、自动化的现状与前景。

互动环节由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张晓东主持,邀请中包物联网科技CEO邢胜男、东莞市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涛、美团医药健康物流包装负责人崔应祥、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物流客服总监胡宏峰、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仓储经理高峰五位嘉宾,以“循环经济下的包装新模式——如何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为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张晓东
主题演讲

可持续包装生态建设与发展 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包装转型战略与实践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数字供应链业务与可持续发展总经理 周锋
周锋在演讲中表示,包装材料的消耗逐年都在成倍增长,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愈显突出。从目前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来看,包装还不可取代。对环境的破坏也无法彻底消除。只能通过传统包装向可持续包装转型,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包装生态链中需要打破固有边界,上下游共同协作。结合数字化手段,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材料的研发。才能在既不影响成本的情况下,又能实现可持续包装的转型,从而实现多赢。

智能包装技术在物流中降本增效实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物流中心主任工程师 付杰
付杰谈到,包装作为汽车制造供应链中零部件的全过程的载具,需要应对运输、仓储、搬运以及国内外不同场景中进行有效的防护,对于包装设计、选材以及适配性、通用性、产品迭代柔性的要求日新月异,智能包装技术沉淀和突破为整个供应链带来的品牌增值和成本降低是我们未来研究的共同课题。

照明与电子产品运输包装设计与优化
昕诺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包装技术经理 徐欣
徐欣的演讲围绕照明及电子电器产品的全链路运输包装设计展开,介绍了如何应对从工厂到终端用户全过程中的多样化挑战。内容涵盖不同运输环节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绿色低碳材料应用、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标准的整合以及降本增效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包装向可持续、高效和智能方向转型,为大家带来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磁悬浮技术在包装线的运用和安全策略
乐高玩具有限公司制造安全资深经理 周潮亮
周潮亮分享了乐高测试的全新包装线,与传统皮带运输的包装线不同,它采用磁悬浮智能传输系统,基于直线电机原理,通过控制轨道线圈磁场驱动带磁体小车移动,取代皮带输送系统。该系统可独立控制各小车,互不干扰,适配多产品柔性制造,且维护便捷、占地小、传输速度快,能大幅提升产能。

医疗器械的物流包装设计及应用场景分析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负责人 向文灏
向文灏讲到,医疗器械在整个供应链流通过程属于强监管,其核心是流通环境对医疗器械本身是否造成可靠性方面的影响。他在演讲中介绍了医疗器械法规对于运输储存的基本要求,对环境条件的理论分析,从而对医疗器械进行包装标签程序化设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行业发展部主任
杨泽东

互动环节由中能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产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段艳健主持,邀请上海继峰座椅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李锐、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包装工程师于宁临、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运部经理袁俊、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分公司技术总监段晓龙、江苏博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耐帆包装工程(无锡)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包明霞六位嘉宾,以“如何重塑制造业物流包装供应链与价值链?”为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中能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产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段艳健
本次会议得到了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苏州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苏州市仓储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等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特别感谢箱箱共用、埃克森美孚、中包物联、薪源环保、耐帆包装、安得智联、汇立、旭宇、旺众、大连华枝、苏州建技、哒咔、济南彤明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会场掠影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